招賢納士 | | BBS
首頁 > 新聞資訊 > 抖音商城 >新聞詳情
2019生鮮市場趨勢
鼎瀛科技:2019-08-01 閱讀數:11262 關鍵詞:
  

近幾年,生鮮零售業成爲互聯網行業和零售行業巨頭們投資的寵兒,在資本的推動下,生鮮零售業不僅在業態上愈發豐富多樣,競爭也愈演愈烈。其中,生鮮便利店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據媒體統計,僅在上海,以銷售生鮮産品爲主,融合大賣場、社區便利店、菜場等渠道特點的生鮮便利店就有300余家。這些生鮮便利店如雨後春筍般而生,出現在社區周圍,與傳統菜場、大賣場、生鮮超市等搶奪客源。與此同時,這些新興的生鮮便利店還要面臨來自線上的生鮮電商的競爭。

  在這樣的競爭格局中,生鮮零售玩家如何在突出重圍,實現更好的盈利?首先,要深入了解生鮮品類的特點。

  生鮮零售具有哪些特征

  1、易損耗、毛利低、標准化難且配送成本高

  生鮮産品具有以上獨有特點,因此,目前中國的生鮮電商主要銷售價值較高的生鮮産品。以蔬菜爲例,主要選擇損耗較小、單價較高且便于派送的有機預包裝蔬菜。

  2、傳統渠道爲主,現代化渠道不斷崛起

  從渠道看,生鮮零售業可分爲傳統渠道和現代渠道。傳統渠道有大家熟悉的菜場,而現代渠道有大賣場、社區型生鮮超市、生鮮便利店及O2O等線上平台。鼎瀛公司研究發現,目前生鮮品類的銷售仍以傳統渠道爲主,現代渠道所占比例約爲20%-30%。

  3、線上滲透率低

  鼎瀛公司研究發現,雖然傳統零售業態普遍受到線上渠道的沖擊,但每個品類所受到的沖擊程度卻有所不同。其中,生鮮品類是線上滲透率最低的品類之一,僅有1%-3%。盡管全國各地市場情況不盡相同,但就算在線上滲透率相對較高的上海,生鮮品類的線上滲透率也未超過10%,這意味著絕大部分的生鮮銷售行爲在線下發生。

  線上線下走向競合

  線上的生鮮O2O平台和生鮮便利店、賣場之間並不完全屬于競爭關系,未來可能更加偏向競合關系。

  生鮮O2O是一種提供便利的消費渠道和消費方式,生鮮便利店同樣可以滿足便利的需求,其缺點是需要消費者出門購物,但優點是消費者能夠看到産品是否新鮮,有感官上的體驗。

  未來,若能解決“最後一公裏”的配送問題,線上平台與線下便利店將有機會進行合作。便利店也可以搭配“最後一公裏”的配送,即配送員到小型生鮮超市取貨,然後爲消費者送到家中。

  實際上,我們已經看到了這樣的例子。越來越多的實體店既是前置倉,又是配送基地,還可以是客戶體驗的場景,店鋪功能根據客群的需求靈活改變。例如,某飲品店的客戶多在線上下單,該飲品店僅需在店內放置少量桌椅,而更注重提供配送服務。又例如,某些店鋪只需要前置倉,就可以租賃非街面的店鋪,節省租金成本。

  大賣場和連鎖便利店如何應對挑戰

  面對各類生鮮零售新業態的崛起,大賣場和普通連鎖超市、便利店又該如何對挑戰呢?

  與只銷售生鮮的便利店不同,大賣場是各種零售業態的有機組合,既要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物的需求,又要滿足附近居民對便利性的需求。面對來自生鮮便利店的挑戰,大賣場在決定各種品類所占比例時,需要全面考慮附近居民在消費品類和頻率上的需求,同時把線上和線下進行合理區分,決定哪些産品在線上銷售,哪些産品在線下銷售,縮小賣場所需的合理面積。

  比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線上購買消費電子産品,若在賣場中開專櫃銷售消費電子産品就可能鮮有人問津,因此這部分産品所占的面積就可以節省出來,利用有限的面積集中展示最具優勢的品類。

  特許經營連鎖式便利店中也有生鮮産品,此類便利店應該主攻“鮮食”、“速食”産品,如切好的蘋果、洗淨的黃瓜等。這類産品不易損耗,且産品單價相對較高。消費者爲了滿足“買後即食”的核心需求,願意爲之付出較高的價格。實際上,這樣的便利店走出了一條“中央廚房”的道路——它們在供應量上不是走到農場,而是走向廚房,以獲得更高的附加值,賣出更好的價格。

  中國生鮮零售業的未來趨勢

  新零售時代,隨著各類業態的不斷崛起,生鮮零售企業必須快速行動,走在這些變化之前。在面對可能的渠道變革以及初創品牌挑戰者帶來的競爭時,很多企業會決定徹底重新構思自己的業務模式。我們總結出以下四大趨勢,幫助企業審時度勢,把握市場方向:

  1、賣場面積逐漸變小,形成規模化優勢

  與過去20年不同,如今規模較小的賣場越來越多。開大型賣場不利于形成區域優勢。區域優勢對零售業態非常重要,無論從供應鏈角度,還是從運營效率角度考慮,商家有必要在某一區域集中開店,而一個區域內賣場的數量相對有限,開小型賣場則更爲靈活,更容易形成規模。

  2、社區生鮮便利店將越來越普及

  總體上,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沒有耐心,希望能隨時隨地購買。年輕人的消費心理可以總結爲:我想隨時隨地獲得我想要的東西。當消費者想要購買生鮮時,他們可能不願意開車或者乘坐交通工具前往大賣場,臨近住宅區的社區便利店更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社區便利店的消費群體涵蓋範圍廣,包括以前習慣去菜場的中老年消費者、住宅區域尚無線上生鮮服務的中産消費者以及在社區超市附近居住的其他消費者。

  3、生鮮零售線上線下一體化

  由于生鮮品類自身特點以及供應鏈的難度,生鮮銷售很難做到完全線上,傳統渠道仍擁有顯著地位,但生鮮銷售的現代渠道可以更好地將線上下單與線下服務和體驗相結合,拓展和完善自己的服務範圍。

  4、現代渠道盈利情況將有所改善

  隨著新一代消費群體逐漸成熟,生鮮零售在現代渠道盈利情況將有所改善。誠然,生鮮品類多年來主要以傳統渠道爲主,部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根深蒂固,加上生鮮價格透明度很高,現代渠道的盈利有一定難度。但隨著新一代消費群逐漸占據消費主流,新業態的盈利情況將會得到一定的改善;隨著新業態逐漸形成規模,盈利也可能變得更容易。

跨境電商將得到較大的發展。國家重視跨境電商發展必然帶動農産品跨境電商的成長,如“一帶一路”國家的農産品進口數量會較大幅度增加。隨著跨境電商政策“1210”的落實,農産品跨境電商通關速度更加快捷。

生鮮社區團購成爲又一“爆品”模式。社區拼團起源于2016年,利用自己的供應鏈優勢,向社區提供在線拼團、送貨到社區自提點的探索。2018年8月以來,社區團購迅速成爲火熱的創業與投資方式,據不完全統計,短短兩三個月內已有超過十家社區團購公司獲得投資機構幾千萬至幾億元不等的巨額融資,這其中也有數家生鮮社區團購公司。

而生鮮社區團購將在已有社區拼團的基礎上成爲“爆品”:(1)解決生鮮損耗高問題;(2)解決生鮮農産品電商B2C的履約成本問題;(3)能夠做到品質、精准、准時競爭目標。

  同時,生鮮+餐飲智能店也是當前熱門的發展方向。包括盒馬鮮生、超級物種、7F、本來鮮、盒小馬、小象、鮮食演義、蘇鮮生、天虹等智能生鮮店迅速發展。但是,部分生鮮店如超級物種存在較嚴重的虧損問題,可能會影響其正常發展。

  農産品生活服務電商蓬勃發展。根據易觀國際發布的《2018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年度報告盤點》,2018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線上交易規模達到15620.7億元,其中到店業務達到9976.3億元,到家業務達到5644億元,其中餐飲外賣4450.3億元,增長114%。隨著消費升級大潮和新零售的影響,預計2019-2021年本地生活行業還將繼續穩定增長,農産品生活服務電商也將隨之迅速發展。

  啓動建設農産品電商國家物流樞紐。2018年12月24日,國家發改委與交通部共同發布《國家物流樞紐布局與建設樞紐布局與建設規劃》,詳細規定了國家物流樞紐的6種類型,包括陸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産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和陸上邊境口岸型。結合“十縱十橫”交通運輸通道和國內物流大通道基本格局,選擇了127個具備一定基礎條件的城市作爲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規劃建設212個國家物流樞紐,包括石家莊、保定等41個陸港型,天津、唐山等30個港口型,北京、天津等23個空港型,杭州、甯波等47個生産服務型,上海、南京等55個商貿服務型和黑河、丹東等16個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未來,農産品電商也將依托這些物流樞紐加速物流體系升級。

B2B農産品供應鏈示範建設開始起步。2018年商務部公布了一批供應鏈示範企業、示範城市,2019年這些示範建設將陸續啓動,資本將陸續進入這一領域。2018年10月,B2B生鮮農産品融資超過100億元人民幣;2019年1月底,B2B供應鏈最大單筆融資——“准時達”宣布完成24億元A股融資。

     互聯網+持續營造新的農業産業氛圍。2018年是産業互聯網大發展的一年,巨頭BAT紛紛布局、央企國企跑馬圈地、創業公司走上前台、投資機構重磅押注。在以往基礎上,2019年將是産業互聯網爆發的一年,通過産業鏈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改造,産業互聯網將對重新構建農業生態帶來新機遇。

餓了麽的報告顯示:

《報告》顯示:

  1 2018年餓了麽平台生鮮商戶數增量超100%。2019年一季度餓了麽生鮮活躍用戶訂單量已超2018全年,同比增速高達384%。

  2 線上生鮮消費更加“輕量”和日常化,2018年消費者蔬菜豆品和肉禽蛋品的25元以下訂單占比顯著提升。

  3 消費者對增值服務的需求湧現,在2018年餓了麽生鮮訂單的留言中,“魚殺好”是提及率最高的關鍵詞。

  4 2018年,非住宅區生鮮點單占比達22%,消費者會在公司樓宇、學校、商場、賓館酒店隨手下單,僅2019一季度,就有超一萬個訂單送至公司。

  5 越來越多的來自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開始在線上選購生鮮商品。在訂單量和商戶數增速上,三四線城市分別爲一線城市的1.4和1.49倍。

  6 三公裏內的生鮮訂單占比超85%,依然是配送範圍主體,但超過三公裏的訂單占比也有所提升,增速達77%。








Consulting

在線咨詢
在線客服
+86 13362876698
電子郵箱
305625228@qq.com
QQ在線咨詢
whatsapp: +85265659965
售後技術支持